滔滔黃河水,巍巍呂梁山,見證了呂梁這座紅色的英雄之城發展史上每一個重要歷史時刻。
過去的一年,呂梁圍繞轉型發展、能源革命、生態建設、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安全發展“六位一體”經濟工作主題,以20件大事要事牽引,推動美麗幸福呂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呂梁實踐的重要一年。今年怎么干?全市干部群眾充滿期待。在1月9日召開的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呂梁響亮提出:堅持久久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擔當,繼續聚焦“六位一體”經濟工作主題,接續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20件大事要事。
記者注意到,這些大事要事既有持續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2024年未完成的或需要長期推進的事項,更有做強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等新的部署事項。
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說,20件大事要事是事關呂梁強動力、促轉型、打基礎、利長遠的重要事項,要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
轉型為“綱”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走進呂梁經開區,山西省超級計算中心的天河二號機組正不停運轉,為科研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呂梁經開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呂梁算力集群已頗具規模,超算中心、華為云、智算中心共同構成三位一體的算力體系,吸引了科大訊飛、華大基因等行業頭部企業紛紛落地。2024年,呂梁大數據企業數量達21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71億元。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從挖煤到挖數據,從“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呂梁產業轉型脫胎換骨,涅槃重生。構建具有呂梁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年呂梁著重從3個方面發力:
——鞏固拓展支柱產業優勢。一體推進煤炭產能釋放和穩產保供,加快5個重點礦井建設,新增11座智能化礦井,全年產量保持在1.55億噸以上。加快傳統煤化工產業升級改造,實施4個焦化改造項目,推進5個煤化工項目。持續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確保產量穩定在29億立方米以上。做優鋼鐵產業,推進3個優特鋼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鋁鎂產業聚鏈成群,實施4個精深加工項目,打造千億級鋁鎂產業集群。促進白酒產業擴量提質,加快3個白酒生產項目建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氫能產業生態體系,提升氫能產業發展能級,重點推動2個氫能產業鏈項目建設。加快裝備制造業提質升級,啟動5個重大項目建設,推動上海創力智能煤機項目建成投產。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華電錦興低熱值煤電廠建設,力爭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420萬千瓦。做大數字經濟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布局,啟動中陽通用機場建設,創新物流配送、應急救援、空中旅游等應用場景。依托資源、產業優勢,積極發展新型儲能、固態電池、生物基新材料等產業,培育新的增長極。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做活文化旅游產業,高品質打造百里黃河文化旅游帶,促進文旅產業與農業、康養、體育等產業跨界融合。做優生活性服務業,提檔升級住餐批零、養老托幼等產業,滿足更多優質消費需求。做強現代物流業,建設晉魯大宗商品走廊,推動臨縣三交東、嵐縣通寶鐵路專用線開工,建成柳林榮欣、臨縣車趕鐵路專用線。培育科技服務業,引進一批節能環保、檢驗檢測、研發設計等機構,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創新為“魂”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孝義市的山西省多功能鎂合金成型技術創新中心是山西東義鎂業有限公司的首個省級創新平臺。近日,記者走進該中心時,科研人員正忙著做高強耐熱鎂合金、高比能鎂電極材料實驗。“我們要用好用足各項優惠政策,疊加太原理工大學科研和人才優勢,努力建成全國一流的多功能鎂合金成型技術創新高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恩耀信心滿滿地說。
該創新中心依托山西東義鎂業有限公司,聯合太原理工大學建設,旨在突破多功能鎂合金材料的應用技術瓶頸。“我們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建立研發機構創新平臺,參與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呂梁市科技局局長李永勝說。
2024年,呂梁全年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71名;為10個“三區”縣選派156名科技特派員;新增5個省級創新平臺,落地轉化26項科技成果;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強化便民熱線平臺功能等若干舉措;“醫療數據要素在保險風控中的應用”等10項改革事項,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受到國家部委肯定。
改革創新是各項事業發展的動力之基、活力之源。今年呂梁將繼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提升國資國企核心競爭力。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推動轉型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盡快運行,構建“資本運營+產業投資”新模式。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20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200人。
做優創新發展平臺,推進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和“三未”項目攻堅,引導各開發區做強做大1-2個主導產業。支持呂梁經開區建設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發展氫能、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行動,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再推出一批“一件事”服務場景。拓展應用“呂梁政企通”平臺,新增可兌現事項100個、兌現惠企資金2億元以上,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免申即享。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推行柔性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強化12345便民熱線平臺功能,推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群眾和企業的訴求都能聽得見、被尊重。
在追高逐新之路上,呂梁已經累積起撬動發展的新銳力量,正在日益激烈的創新競逐中厚積薄發。
民生為“要”
擦亮發展幸福底色
在今年2月召開的呂梁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成為會議亮點。全市300多名人大代表對市政府提交的7項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投票,差額票選出改造190個老舊小區、對330臺使用15年以上電梯進行安全評估、擴大農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補貼范圍、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50萬畝、為2026名困難失能老人免費安裝智能護理床等2025年度呂梁市人民政府5項民生實事。
老百姓的事讓老百姓自己說了算,既是對民意的尊重,更體現了政府的擔當和勇氣。從“免除掛號費”到“一次掛號管三天”,從“中心鄉鎮衛生院提質擴容”到“智慧助醫項目全覆蓋”,從“公交免費”到“有線電視免費”,呂梁牢牢兜住、兜準、兜好民生底線,在發展中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錨定民生新坐標,聚焦醫療、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今年呂梁市立足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大民生”中精準找到“小切口”,著力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縣域統籌、創新服務方式,解民憂、紓民困,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讓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和溫度。
促進群眾就業增收,多渠道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加快建設教育強市,深化實施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行動,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健康呂梁建設,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繁榮發展文體事業,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講好呂梁故事,凝聚奮進力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分層分類社會救助,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干字當頭,奮發有為,一項項的民生實事清單正在轉化為百姓的生活實景,美麗幸福呂梁定將舒展出更新更美的畫卷。